乳房腫瘤 |
|
|
|
|
|
乳房良性腫瘤 |
|
|
|
|
|
|
根據統計,百分之九十的乳房腫瘤都是良性的,而另外百分之十有惡性的可能。一般在30歲以前,乳房的腫塊大部分為良性,停經以後才出現的乳房腫塊則乳癌的比例就大幅提高了。乳癌的篩檢是以乳房攝影為主。目前國民健康局針對45-69歲婦女,及40-44歲具乳癌家族史(指祖母、外婆、母親、女兒、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)婦女,每2年提供一次的乳房X光攝影檢查。民眾可多加利用。但對東方女性而言,尤其是年輕的女性,乳腺所占的比例往往較高,所以超音波反而成為最好的檢查工具。
最常見的乳房良性腫瘤可分為以下三種:
纖維腺瘤:
是成年女性最常見的乳房良性腫瘤。摸起來並不會痛,邊緣明顯,會移動。發生的原因一般與賀爾蒙過度刺激乳腺生長有關。所以有一部分的患者停經後纖維腺瘤會縮小。這種腫瘤惡性變化的機率很低。如果沒有症狀或大小穩定的纖維腺瘤並不一定要手術切除,只要定期追蹤就可以。
纖維囊腫:
好發於30至50歲的女性。特點是會有觸摸時會有脹痛及壓痛感,邊緣比較不明顯。纖維囊腫也是受賀爾蒙刺激而引起的。不過因為大部分女性多多少少都會有乳腺纖維囊腫的變化,而且惡性變化的機率也很低,所以也是定期追蹤就好。
乳房囊腫:
單純的乳房囊腫一般呈圓形,內部充滿液體,可能會有脹痛感,惡性變化不高。但若是囊腫內同時有固體和液體的成分就必須要注意了。因為惡性變化之機率較高,必須要做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或病理切片來排除乳癌的可能。
|
|
|
|
|
|
乳房惡性腫瘤 |
|
|
|
|
|
|
乳癌是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二位,且約80%的病患年齡在40歲以上。乳房的任何位置都有可能發生乳癌,但最常見於乳房外上側1/4 的位置
以下是乳癌的危險因子: |
|
|
1.
2.
3.
4.
5.
6.
7.
8.
9. |
初經早,小於12歲
停經晚,大於55歲
晚婚、晚生育(卅五歲後才生育第一胎)
有乳癌患者之家庭,尤其母親或姊妹患有此病者或帶有BRCA1、BRCA2乳癌基因變異者
服用避孕藥
使用女性荷爾蒙超過四年
有卵巢癌、子宮內膜癌家族史
重度喝酒者。
攝取高脂肪、高熱量食物的婦女 |
|
|
|
|
|
|
乳癌的症狀: |
|
|
1.
2.
3.
4.
5.
6. |
乳房無痛硬塊或腫瘤
突然性兩邊乳房大小不一樣或兩邊乳頭高低不一樣
突發性的乳頭下陷或乳房凹陷
乳頭有血或其他不正常的分泌物
腋下有無痛硬塊或腫瘤
乳房皮膚有一直不好的傷口、潰瘍或橘皮狀變化 |
|
|
所以一旦有以上的症狀須立即就醫檢查。
乳癌的治療:
一旦確診為乳癌,治療的方式有手術治療,放射線治療,化學治療,荷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等等。患者可能需要合並接受二至三種的治療。但現在醫學進步,就算是晚期的乳癌,經過適當的治療,仍有不錯的存活率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副乳 |
|
|
|
|
|
副乳的形成可分為先天性的及後天性的。
先天性的副乳在出生時就有了,位置約在正常乳房的外上方,且有一個小小的乳頭在中間,這個乳頭將來會退化、縮小,變成一個白點,並不會發展成正常的乳頭。有這樣的副乳並不是畸形或乳房病變,而是與退化不完全有關。很多哺乳類動物都是擁有多對乳房,人類隨著演化,其它的乳房都退化了,只留下一對主要的乳房保有正常的生理功能。不過副乳也會受到賀爾蒙刺激而有大小的變化,生產後哺乳期也會脹大。如果因此產生不舒適就必須治療。
後天性副乳通常是以脂肪組織為主,觸感柔軟。形成的原因大多為肥胖或內衣穿著方式不正確,而造成脂肪堆積在腋下與內衣肩帶之間。由於在這個位置上較不易以運動來使堆積的脂肪消除,因此手術將脂肪抽除,並配合正確的內衣穿著方式,是目前較有效的方法。
|
|
|
|
|
|
消除副乳的方法 |
|
|
|
|
|
|
1. |
傳統抽脂:
傷口在腋下附近切開一個小傷口,以抽脂管抽除皮下的脂肪。癒合後疤痕不明顯。一般來說後天的副乳較適合使用者個方法,因為脂肪含量較多。先天性的副乳就不一定適用抽脂,因為乳腺組織是較結實的,抽脂是沒有辦法將乳腺抽乾淨;若乳腺屬於較少量的才可以用抽脂的方式來解決
|
|
|
2. |
雷射溶脂:
用一個比針孔還大一點點的傷口將雷射纖維放進副乳組織中,用雷射的熱能來破壞脂肪細胞,達到消除副乳的目的。雷射溶脂對於纖維組織或乳腺組織較多的副乳,效果比傳統抽脂要好。而且因為熱能的關係,術後皮膚會有比較好的收縮效果。只是被溶出的脂肪需要一些時間代謝,術後一到三個月才會看到滿意的結果。
|
|
|
3. |
手術切除:
先天性的副乳,因為含有乳腺組織,較適合用切除的方式消除。疤痕雖然較長,但盡量會藏在腋下。不過有時在腋下前方仍會看到一點疤痕。有些後天的副乳患者,因為皮膚很鬆弛,用手術切除的效果會比抽脂或雷射溶脂要來的好。 |
|
|
|
|